-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商城資訊
十年一劍,馬龍里約大滿貫之路
里約奧運會后,馬龍和國乒隊其他隊員一樣,過得有點奔波。奧運會效應正猛,男單冠軍馬龍穿梭于見面會、節目錄制和頒獎典禮的現場。“現在幾乎是個場合都會被要求唱歌了。”馬龍自我調侃道,“這也是一種心態上的磨練,站在臺上唱歌,腿都軟了。”說罷這位新晉大滿貫感慨還是打乒乓球最讓他安心。
去參加中國公開賽前,馬龍特意給自己安排了訓練課,回到不會腿軟的領域,一段時間不練球,還有點想念。絕不打無準備的比賽,這是國乒隊員的職業素養,更是馬龍個性使然,他永遠將困難準備得非常充分。
再輸能輸到哪去
里約奧運周期這四年,對于馬龍來說有一多半的時間在給自己做心理輔導。2013年世錦賽和2014年世界杯的失利,讓他一度走入低谷。“練得再好,再敬業,沒拿到冠軍就是對這一切的否定。”馬龍對勝利的執著,甚至有點鉆牛角尖,他說自己性格有很不好的一面,“輸的比賽都感覺是大賽,贏了的都覺得是小比賽。”
低谷的時候,馬龍會和教練隊友聊天,或者一個人邊看書邊自我消化。馬龍當時手上好幾本勵志的書,看到好的觀點,就自言自語開導自己。“最開始我鉆牛角尖,后來想反正也打不了幾年了,放開打吧!”開玩笑似的一句話,在當時確實讓馬龍壓抑的心情有所緩解。
馬龍憋了好大一口氣一定要拿冠軍的比賽,是蘇州世乒賽,當捧起冠軍獎杯時,馬龍很激動,他難得承認自己熱淚盈眶。“太想要的,終于得到了。”馬龍說。“我也不知道是拿了成績以后心情變好了,還是想通了才能拿成績。從低谷往上爬的時候,想著我都已經這么差了,再輸能輸到哪去,牛角尖也就不愛鉆了。”拿完世乒賽冠軍,馬龍覺得自己的氣終于順了。
在大家眼中無敵的馬龍,也是經過很多磨練才練就這身本事。但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通過奧運預選賽獲得里約單打資格后,馬龍開始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會做決賽中輸給隊友怎么調整過來的準備,但如果輸了外戰,我再怎么準備也不一定調整得過來,受不了。”打奧運會前,馬龍把所有心理建設都做全了,做的最多的準備是,“如果單打失利了,怎樣迅速調整心態,絕不能影響團體賽。”馬龍對自己身上的責任無比明確,單打會師,團體奪冠。

就當死了這一回吧
到了奧運會賽場,馬龍在每場比賽前都把準備做得細中再細,“從我出場比賽開始,沒有一場球我賽前想過自己4比0就能贏,都做了很多困難準備。因為我知道一旦賽前想得輕松,在比賽中被對手纏住的時候,那感覺太煎熬了,有可能一整場都調整不過來。”
單打過程中最嚇人的比賽是對鄭榮植,馬龍說:“那場球不是九死一生也是八死二生了!”馬龍說對鄭榮植,球路上不是很舒服,加上對手發揮不錯,而自己的心態也不像對平常的比賽那樣有耐心,“第二局10:7領先被翻盤后,人有些懵了。”
0比2落后的時候,劉國梁問馬龍,“你帶衣服了嗎?”馬龍點頭,劉國梁馬上說,“那你出來換個衣服。”這次奧運會是第一次允許教練在局間可以陪同運動員出場換衣服,在換衣服的路上,劉國梁對馬龍說:“你就當死了一回吧,重新再來。”一句話讓馬龍原本特別著急、想趕緊追回來別再痛苦下去的心平靜了下來,他想起在封閉訓練期間,教練組總給他們找麻煩,從0比2落后開始的隊內比賽他以前又不是沒打過。

“我最近的比賽大多是自己一上來就領先,接著打得比較順,膠著和落后的時候不算太多,我自己也不喜歡這樣的氛圍。打鄭榮植這場球,后面幾局往上追的時候覺得封閉訓練里練的東西特別有用。”第三四局馬龍把節奏稍微放下,“幸運的是那兩局我贏得很快,一局11:5,一局11:1,這讓我的心態立馬調整回來了。”經歷了這么一場比賽以后,馬龍覺得自己對待奧運會比賽的態度有所變化。“能把心態放平一些,不是一上來必須要領先這球才能打下去。說白了,雖然做好了困難準備,但心里還是會存在一些僥幸,希望比賽不要太困難。經歷過這一場球,心態比之前好了很多。”
碰尼日利亞黑馬阿魯納之前,馬龍想,“他贏了莊智淵,可能是莊智淵輸在沒重視對手,但波爾肯定重視了,還是輸給他,證明他狀態非常好。”心里這樣犯嘀咕的時候馬龍馬上告訴自己,“再強也不會有波爾帶給我的壓力大,實力上我肯定占優。”這么一想包袱也就卸下來了。
半決賽對水谷隼,馬龍的技戰術計劃制定得非常完善,一開始打得也很順,很快3比0領先。“這時水谷隼在戰術上有了一些變化,因為我這人比較敏感,所以對方一變我自己的反應特別大,馬上感覺人就緊張了。”加上這時候水谷隼打了兩個超級球,馬龍頓時覺得有點蒙,“要是放在平時的公開賽上,你愿意變啥變啥,可是奧運會上我就不確定了,心里有壓力,公開賽可能打到5:8落后都覺得沒什么,奧運會這會兒6:5領先都感覺不舒服。”
這一蒙,馬龍被追上來兩局,就算大比分還3比2領先,但形勢已經有些被動。“只能放開打,打自己最有數的東西。當時我也是變來變去的,變得有點亂,水谷手感非常好,那時候想撿他個失誤很難,只能硬碰硬。”馬龍這時候選擇不靠周旋和技巧取勝,就拼實力吧。“第六局硬碰硬,我有幾個球打得挺漂亮,4:2的時候發球變化了一下,發了反手,把主動權就奪回來了。”
決賽是心態最好的一場
馬龍在奧運會每一場上場前,思考的問題都挺多的,唯獨決賽前他心態特別平靜,覺得自己很輕松。“從中午回到奧運村,到晚上決賽開始前,我肯定會想到這場比賽,我覺得我們會師后,打成什么結果我都能接受。”馬龍說得相當坦然,“我一直認為繼科是這個時代里最成功、最偉大、最值得我尊敬的運動員,我就算輸給他也非常正常。決賽對于我們倆來說就是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對于我更是,我就放開打,如果輸了我也不遺憾,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在此刻接受采訪時他調皮地補充,“但是如果自己真輸了,我不知道能不能接受,但賽前我就是那樣想的。”
賽前馬龍也做好了充分的困難準備,當然,這是馬龍肯定會做到的。“以往我和繼科比賽都打六七局,所以我會準備很充分,第一局輸了會怎樣,前幾局落后怎么辦,都想到了。”所以在第一局比分被追上來的時候,馬龍雖然有些緊張,卻不慌亂。“繼科在第一局拿到兩次局點,那兩個球自己處理得比較好。如果我被比分左右了心態,就會出手猶豫,那天我做的比較好,堅決,沒有像以往那樣慌張。在賽場上我會從全局出發考慮,真的全靠心態。”馬龍對于奧運決賽的體會是這樣的,“打到決賽,我們的狀態都很好,心態不好的時候,出手就猶豫保守。以前繼科手上一有數我就會有點退縮,但奧運會這場沒有,心態好的時候,我也可以很打得堅決。”
拿下第一局,后面的比賽馬龍打得更加主動,隨著距離冠軍越來越近,馬龍督促自己全身心投入比賽,多想每一個球的戰術,“有時候也會突然想到比分,又要馬上告訴自己去想這一分球應該怎么打。”
馬龍說,奧運會決賽他打得很好。
馬龍還說,拿了奧運會冠軍,覺得一切都發生得挺自然的,沒有想象中那么興奮。“不像在蘇州拿完世乒賽冠軍那么激動,那次是憋了很久,拿到渴望的冠軍。奧運會可是因為賽前心態很好,就是沖擊成功了的感覺。”
馬龍兩手比劃了一個心型,他當時想以前奧運冠軍都是贏完超級激動,“我想比個心能代表我當時的感覺,覺得平靜、溫暖。”
馬龍的這顆心給奧運賽場,給乒乓球,給很多幫助馬龍的人。“靠我一個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真的感謝這個集體,在低谷的時候沒有放棄我,教練、隊友、隊醫、工作人員每個人付出的都不比我少,感謝他們。”這是不善于表達的馬龍,在比賽結束的那一刻用一顆心想表達的。
接著呢?馬龍說:“以我這人的性格,沒啥可激動高興的,打完趕緊準備第二天的團體賽啊。”
團體賽對英格蘭隊,是個坎兒
奧運過程中馬龍自己最不滿意的比賽,是團體對英格蘭的比賽。馬龍第一個出戰,第一局以6分交代了。“當時覺得包袱特別重,想著單打贏了,團體要打得更好才行。結果那天比賽基本靠撿,幸運的是連續兩局都在7:9落后的情況下咬了回來。那場球已經不能說我沒發揮出來了,應該是我根本就不敢打,不敢這樣不敢那樣,完全是僥幸贏了一場。”對對手不熟悉這些都變成了借口,馬龍知道自己比賽打得難受的原因是來自于自身的消極情緒。“怕的東西特別多,對誰都感覺不好打。中午回奧運村總結,我覺得自己再這樣后面肯定得輸球,沒人讓我背這么多包袱,我不用給自己這么大壓力。相信隊友,心態擺正了以后,后面的比賽打得好多了。”馬龍現在說起來心有余悸,直說打英格蘭那場是個坎兒。
決賽時馬龍也緊張,但跟之前的畏手畏腳不同,這是在正常范圍內的緊張。“等許昕和繼科的雙打拿下以后,我就心定了。”
獲得團體賽冠軍,奧運會之于馬龍圓滿地結束了。“過程確實挺熬人的,在巴西待了20多天,一直處在奧運會的氛圍當中,挺漫長。”從團體領獎臺上下來,馬龍長出一口氣,“有一種終于結束了的感覺。”
奧運結束后,馬龍有了大滿貫和全滿貫的頭銜,他不愿意說自己比以前自信了,在他看來自信不是嘴上說說這么簡單,當然馬龍本來就不是一個喜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人。但他確實比以前自信了,他這樣委婉地說:“競技體育,成績是第一位的,我訓練做的再好再多,沒有成績還是沒有說服力,現在覺得有說服力了。而且再聽到‘科龍大戰’和‘科龍時代’的時候,我不會再心虛,我覺得自己撐得起這些詞匯,我和繼科能夠在一個平面上被相提并論了。”
馬龍還是馬龍,該吃冷面吃冷面 該努力要努力
從里約回北京,馬龍感受到了球迷的熱情,“突然之間紅啦。”他這樣調侃自己,“覺得特別不可思議,一夜之間微博多了100多萬粉絲,我還想問是不是微博特意給我刷的。”
馬龍開始為了乒乓球推廣而奔波,奔波的路上他也沒閑著,在琢磨自己下一步的計劃。“堅持不堅持?說實話剛打完比賽的時候我沒想這個問題,但過去這么多天,我和劉指導也有過溝通,現在我拿了想要的冠軍,再繼續打球,可能不會像里約奧運周期那樣痛苦和沒有退路,不會再輸不起,也許會享受一些乒乓球的快樂?”馬龍給自己提了個問題,又回答了自己,“肯定比以前要快樂。”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馬龍其實舍不得放下球拍。“那我既然選擇繼續打,肯定希望為東京奧運會去奮斗,還是繼續為最好最棒的目標去拼。”說起下一個奧運周期,馬龍又上來了興奮勁兒。“我覺得在技戰術領域我還有潛力可挖,我并沒有到頭。”追求完美的馬龍認為自己現在距“完美”還挺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傷病方面我近一年控制得也不錯,我有條件繼續打。”
況且馬龍說了,他喜歡用訓練比賽填滿他的生活,拿了奧運冠軍、得了大滿貫、變得更加受歡迎了以后也依然如此。
“我還是我,該做什么做什么,該努力要努力,該吃冷面還是吃冷面呀,沒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