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商城資訊
羽毛球運動如何利用好非執拍手臂
在羽毛球運動中,非執拍手臂也必須要和執拍手臂協同一起完成擊球動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出人體的最能量。業余愛好者打球的姿勢往往不太規范,看上去總有那么一點不協調,多數情況下這與非執拍手臂的運動軌跡不規范、不科學有關。在各種運動中,要求人體運動器官高度協調,羽毛球非執拍手臂要和執拍手臂共同協調、和諧運動、相互呼應。處理不好非執拍手的位置,將影響羽毛球競技水平的高低。在發球、接發球、擊網前球、后場高球等階段,都可以利用非執拍手臂加強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大發力力度。同時,舒展的雙臂也大大增加了羽毛球運動的美感。
一、非執拍手的作用
1、平衡
從身體平衡角度來看,包括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在羽毛球運動中,相對人體的位移與在一定時間內的身體姿態不變,平衡表現為一種靜態,稱為靜態平衡,比如接發球準備姿勢。
運動員在有對抗或無對抗的條件下,為了達到技術效果或戰術目的,根據時空條件變換身體姿態與位置,把幾個技術動作銜接組合,并及時調整重心慣性等,保持身體平衡,表現為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移動擊球。
羽毛球技術動作的身體平衡是靜態和動態相互轉化的過程,無論是在靜態平衡中還是在動態平衡中,非執拍手臂都起到平衡身體的作用。
2、協調發力
非執拍手臂的運動軌跡直接影響著重心的穩定性,其運動軌跡合理,則利于保持重心的穩定,如處于靜止或不規律、不符合運動力學的運動方式,則不利于重心的穩定,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羽毛球整個技術動作中的力傳遞的流暢性和遞增性。
3、運動審美
人的運動之美,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均衡美,而人體均衡美的另一個含義就是協調。這種協調不僅包含著人體各部分長度、體積的協調,還包含著運動時動作姿態的協調、視覺效果的協調,即運動時給人一種連貫、流暢的美感。
羽毛球非執拍手臂不同的運動軌跡對羽毛球技術動作的美觀是有一定影響作用的,其運動時上下肢配合協調、對稱,從外觀上看給人是一種美的享受。如非執拍手臂處于靜態,則給人一種病態或奇怪的感覺。所以,非執拍手臂在羽毛球運動中處理不當,會影響技術動作的美觀性。
二、不同技術對非執拍手的要求
羽毛球技術細膩、形式多樣、技術方法各有不同,但各項擊球技術動作的結構有著共同的規律。認識和掌握這些規律,就可有效地幫助和促進擊球技術的掌握。
1、發球、接發球
正手、反手發球的時候,非執拍手臂的主要作用是持球和放球。將球放到球拍之前,按照其預設的運行軌跡,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擊打球,從而將球以較高的質量發到對方的場區內。在擊球后回收的過程中,正手發球和反手略有不同。正手發球,非執拍手松手放球后直接彎曲肘關節,前臂回收后再轉入準備姿勢;反手發球,要求球拍擊球后,非執拍手臂迅速轉入準備姿勢。
接發球是羽毛球的一項重要技術,在這個過程中,非執拍手臂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執拍手臂保持平衡,準備接發球下一拍的連貫。在比賽中,為了防止對手突然發球偷襲,有經驗的運動員在選好接發球的位置后,往往一邊伸非執拍手示意,表明自己還沒準備好,一邊降低重心,集中注意力。當自己完全準備好后(動作上和心理上),將伸著的非執拍手緩慢下放,此時才示意對手自己準備好了,可以發球。執拍手臂略抬起可以縮短出拍距離,增加出拍速度,而非執拍手臂在這個時候要與執拍手相互協調,增加身體的平衡性和快速性,以輕松的狀態給對方壓力,接發球更加從容有度。
2、前場擊球
這個階段中,非執拍手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協調性,從而使上體不至于前傾過大,能夠快速拉回重心還原。在完成網前技術擊球時,身體的重心維持在身體中間,有利于身體快速還原。與執拍手臂的運動相反,此時非執拍手臂伸直并向后伸展,與身體的夾角應該在45度以上,保持肢體平衡,整個動作看起來更加流暢和協調。在練習網前技術動作時,一定注意感受不同網前技術對于非執拍手臂位置高度要求的細微變化。
3、正手高、吊、殺球
正手擊高遠球和殺球是羽毛球的主要得分手段。引拍時兩肩要充分展開,好像要開弓射箭,非執拍手臂的大臂向上抬起,小臂和大臂之間的夾角呈鈍角。在擊球的過程中,非執拍手臂首先下落,同時帶動身體轉動,接著身體轉動帶動肩、肘、腕依次加速,完成上肢鞭打動作。
對于初學者來說,經常會看到其非執拍手臂縮在胸前、沒有展開的現象,這樣就不利于兩只手臂力量的融合,反而會阻礙執拍手臂的發力,使得在擊高遠球的時候發力不夠流暢。對于初學者來說,向上伸展的非執拍手還能起到一個空中定位來球的作用。因此,要在動作還沒定型前及時規范動作,尤其是在青少年啟蒙練習時,尤其要注意非執拍手臂的動作要領。
4、反手高、吊、殺球
在進行反手后場高遠擊球的時候,非執拍手臂主要起著提高擊球力量的作用。當對方回球飛向后場底線反手區域時,迅速將身體轉向反手一側,采用蹬轉步加并步或墊步,移動到適合的擊球位置,身體背對球網。用反手握拍法握拍,最后一步,執拍手同側腳跨向反手區域,像抽刀似的動作提肘引拍。非執拍手臂與執拍手臂伸展方向相反,向下自然伸展,非執拍手臂采用這樣的方式比放在胸前更加利于發力。
廣大羽毛球愛好者應該重視羽毛球技術的規范性、穩定性和標準性培養,不僅重視步法技術、執拍手臂完成的擊球技術的規范性、標準性,而且在日常練習中也要重視非執拍手臂的運動軌跡的合理性、科學性訓練,這樣才能促進身體和技術的和諧發展。
主講老師:徐大鵬
首都體育學院講師,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學博士,研究領域為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體育賽事產業開發、羽毛球運動教學訓練的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