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紅雙喜都有哪些乒乓球球拍適合直板打法
尋找新時代的直板紅雙喜篇,如今的紅雙喜不僅是國內乒乓品牌的巨頭,更是世界乒乓品牌中的“中國驕傲”。球迷們應該都記得,紅雙喜的球板勢力正是從王勵勤手持狂飚王開始一路狂飚,并在968系列中迎來了國產球板難以逾越的巔峰。但是,似乎紅雙喜火的球板大多是橫板而并非直板?
其實不然,紅雙喜的直板設計非常考究:板面幾乎都是164*150mm的偏窄偏方板面,在造型上便更符合兩面弧圈的需求,且手柄搭配也非常適合略微偏小的亞洲手掌,不會覺得過粗而喪失靈活度,也不會覺得過細而覺得不飽滿,手柄的寬度與厚度都做到了恰到好處。并且,紅雙喜極少出現超過6.5mm厚度的球板。所以,其實紅雙喜的大部分直板都兼備了“板面方”、“手柄扁”以及“厚度薄”這新時代直板的三大要素,理論上擁有非常多的選擇。更何況,直板悍將王皓也當了紅雙喜十余年的王牌球員,相信大部分直板的粉絲都聽說過“狂飚皓”系列的大名。當然,想在紅雙喜陣營中尋找新時代的球板,可不僅僅只有狂飚皓哦。
當代的紅雙喜球板,起步于2003年的“狂飚”系列,兩年后的2005年上海世乒賽,王勵勤就手持狂飚王問鼎男單,從此開啟國手狂飚的時代。到如今,968系列球板早已風靡國內外,紅雙喜的研發實力可見一斑。根據大家自身球風以及喜好的不同,我們還是將球板分為“兩面橫打型”“風格全面型”以及“左推右攻型”三大板塊,板塊之間當然也有交集,我們更多提供的是一種選板的方向與思路。
兩面橫打型狂飚皓2&狂飚皓3 橫打巨星
“狂飚皓”系列為紅雙喜為王皓量身定做,是專門為全橫打打法設計的球板,王皓也用過硬的大賽戰績證明了狂飚皓系列的能力,雖然橫打天王已經退役,但是他的武器仍在江湖流傳。甚至因為王皓在大賽中“克”馬龍的歷史,被不少球迷譽為“屠龍刀”。狂飚皓2作王皓的手板,厚面材以及厚大芯是狂飚皓2最為明顯的特征,屬于經典五夾結構球板的強化版。如今的纖維時代雖然用著略微吃力,但畢竟地位經典且橫打能力突出,仍然值得一試。
而狂飚皓3則是紅雙喜依據橫打技術需求自主研發的高容錯纖維弧圈板,球板的中心為一層將大芯一分為二的玻碳,球板手感線性且力量十足,勝任全橫打完全不在話下。相比皓2的酥脆,皓3的手感要更為綿密,吞吐反饋非常清晰且相對不那么吃發力。可惜王皓比較專一,到退役都沒用過皓3,但另一位橫打悍將薛飛就曾長期使用皓3作為自己的主板。
紅雙喜狂飚龍5直板兩面弧圈也相當炸裂,誰說龍5只能打橫板
作為968結構的設計藍本,如今大火的968全系列都可以成為狂飚龍5的嫡系,作為“最純正”的968,龍5兩面弧圈的能力相當過硬,不止橫板,作為橫打型直板也有相當炸裂的輸出效果。細看龍5結構:林巴+阿尤斯+黃芳碳+阿尤斯。由于纖維層被深埋,在小力量不觸發纖維的彈性,因此手感更接近純木板。在發力之后,貼合在大芯兩側的纖維能夠與阿尤斯芯材起到非常好的呼應效果,纖維提供剛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余的振動,阿尤斯大芯則提供強悍的底勁。從發力體驗來說非常線性,并且有一定的放大感,會讓使用者感覺很“噴”,對方也能感覺到來球很“頂”而這種結構,與紅雙喜的狂飚系列套膠搭配效果極好,甚至兩面狂飚也不在話下。由于球板自身有較好的形變空間,在搭配硬質國套的情況下能夠提供超強的爆發力與底勁,單板質量突出,連續進攻更是一絕。
狂飚王 狂飚進入新時代
新一代的狂飚王雖然也叫狂飚王,但與老一代狂飚王其實沒有結構上的傳承,畢竟要順應時代的需求,才能成為真正的王者。不過,為了區別于老狂飚王,新狂飚王在側面的英文標識上,初代狂飚王的“HK”(Hurricane King 的縮寫)變成了“HK.Q”,而這個“Q”,便是“欽(Qin)的首字母。王楚欽與馬龍一樣都來自于北京隊,在技術框架上的相似度較高,都是兩面較為均衡的全面型打法。但是在絕對質量上,年輕的王楚欽相比馬龍稍顯欠缺,因此狂飚王相比于狂飚龍的微調之處,在于強化球板的剛性,以提升板身的回彈力。狂飚王對于狂飚龍的結構改動并不激進,動刀幅度微乎其微,大芯雖有加厚,但加厚幅度甚至達不到0.05mm(狂飚龍5為5.94mm,狂飚王為5.97mm),但在上手的感知上,會覺得比狂飚龍5快一些—但也只是一些,感知很微弱。在借力時,也能感覺到板身要略挺一點,相比狂飚龍5這種需要使用者自行發力的可以稍微“偷點懶”總體而言,狂飚王與狂飚龍在速度、控制以及底勁三方面都十分接近,感知上狂飚王速度會稍微快一點,狂飚龍底勁會稍微強一點,但已經十分接近“雙胞胎”的感覺,可以無縫替換。
狂飚颯 968系列中的全能代表
作為孫穎莎的定制球板,必然要更符合孫穎莎本人的技術風格。孫穎莎正手能力超強,尤其是側身連續進攻時,給對方的壓迫感極強。因此,狂飚颯要在保持整體剛性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去擴大球板的形變能力,以實現“擺速穩,發力狠”的效果。相比原始968結構,狂飚颯大芯略有加厚,并且進一步壓縮力材的厚度,將整體厚度控制到了6.0mm以內,甚至要比狂飚王與狂飚龍5還要略薄,一方面較薄的厚度擁有較好的靈活性利于擺速,其次較薄的厚度弱化了剛性拔高了彈性,讓球板依舊擁有充沛的形變效果以確保底勁。實際上手狂飚颯,手感要比龍5和狂飚王要顯得更挺,又比龍5X顯得柔軟易控,將龍5的底勁與龍5X的扎實進行了糅合,相比更注重弧圈的龍5與狂飚王,狂飚颯作為直板擁有更好的擊打與推擋能力,風格上更為全面。
左推右攻型506X 紅雙喜球板中的硬度之“最”
在大部分球迷的認知中,“506”這串數字基本上能和“大芯七夾”劃上等號。包括506的后續產品506+,也依舊是大芯七夾結構。直到紅雙喜推出大球之道“X”計劃之后,“506”這串數字才被賦予了新的意義。506X一改七夾純木板身,采用了5+2外置芳碳結構。其實在早年的狂飚龍一代中紅雙喜就曾嘗試過此類結構,但506X的結構并不同于狂飚龍,雖然同為寇頭面材+藍芳碳,506X使用了外置芳碳中更為主流的桐木作為大芯。誠然,桐木大芯雖有強效吸震、平衡球板剛性的作用,但由于紅雙喜一貫的偏圓板頭與較松的握感,506X比常見的日系芳碳還是略顯偏彈,更具備剛猛屬性。在同樣搭配紅雙喜套膠的情況下,506×要比傳統外置芳碳更富有穿透力且更容易打出速度,如果是直板速度型打法非常容易快速壓制對手,但是偏快的脫板速度略微犧牲了一部分旋轉的表現。
紅雙喜狂飚龍5A和506A 兩款外置纖維底板性能對比怎么樣?
紅雙喜一直以來內置纖維的乒乓球拍比較多,什么狂飆龍5X、301系列等都是球友們非常喜歡的,但畢竟現在外置纖維結構的乒乓球拍業余球友們反而更喜歡,所以紅雙喜推出了不少外置纖維的球拍,其中506X的這款比較熱銷,隨后紅雙喜又推出外置纖維的506A和紅雙喜的狂飆龍A,采用了紅雙喜的新纖維A纖維底板,那么這兩款A纖維的506A和狂飆龍5A底板又有什么不同性能呢?價格差價比較大,性能上又怎么樣呢?
506A&狂飚龍5A更柔和的外置纖維板
紅雙喜506A則是在506X的基礎上,將原先硬脆的藍芳碳換成了紅雙喜最新開發的“A纖維”聚芳酯纖維。雖然依舊屬于芳碳領域,但手感則完全不同,A纖維的手感相比藍芳碳要顯得更柔軟、更持球,在保留外置芳碳重爆發力特質的同時,強化了球板的持球表現,并且也更利于控制。倘若想找一支手感良好、脫板速度適中、旋轉表現不錯且價格又比較親民的外置纖維板,完全可以考慮入手506A。
當然,如果想體驗A纖維,但又覺得506A不夠高端,那完全可以入手狂飚龍5A.其實外置5+2結構對于狂飚龍系列也不陌生,畢竟初代狂飚龍就是藍黑芳碳的外置結構。只不過,初代狂飚龍還是過于硬朗。隨著紅雙喜越來越成熟的制板工藝,新一代的狂飚龍5A又回歸了最初的外置結構。因此狂飚龍5A完全可以看做是506A的國手品質升級款。
由于A纖維自身相比藍黑芳碳就要更柔和,加上狂飚龍系列的粘合工藝,狂飚龍5A雖為外置結構,但手感并非常規外置的那種脆彈,更有一種硬中帶柔且偏韌的感覺,這種感覺能在拉球時創造非常好的停頓感,弧線感在外置領域堪稱一絕,出球弧線長且噴,頂手感雖然不如968結構的龍5,但已屬上乘借力方面,作為外置結構的狂飚龍5A具備天然優勢,雖然純借力不如藍黑芳碳外置般脆彈,但更柔的出球感帶來了更好的手感反饋,在借力打力時對于落點的控制更加精準。相比更需要主動發力的968結構龍5,狂飚龍5A在發力與借力之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點,左推右攻依舊能夠勝任,雖然相比506X少了點速度,但控制力提升的非常明顯。
紅雙喜301、301Z、301X 、301T這4款301底板有什么區別?誰硬,誰彈,誰穩定
紅雙喜新向鵬狂飚王acB球拍,最穩定的狂飚王
紅雙喜狂飆王在王勵勤的使用下,開始慢慢狀態,從最初的狂飆王道狂飆2,狂飆王3,但是王勵勤退役之后,紅雙喜的狂飆王就陷入了沉寂狀態,開始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近些年王楚欽開始回歸狂飆王,讓狂飆王底板開始煥發新機,重回大眾視野,隨后又推出了向鵬版
的狂飆王acB,價格也便宜了不少,那么這款狂飆王值得擁有嗎?
紅雙喜301系列應該是紅雙喜球拍中最為龐大的系列之一,以前都覺得狂飆龍比較多型號多,但看到301系列也不少,出來字母301 數字301,普通版的301系列也還有4款,301、301Z、301X、301T,301的后面都帶來一堆字母,那么這些301系列乒乓球拍都有什么區別呢?哪款301球拍適合初學?哪款301底板最彈、哪款紅雙喜301最硬,哪款最穩定,下面我們一一來探討一下:
紅雙喜301&301Z 更均衡的內置板
狂飚301作為紅雙喜2017年推出的高性價比纖維板,雖然301與龍5一樣采用內置芳碳結構,但厚度更薄且面材為偏硬的寇頭,讓301在手感表現上不同于龍5的酥脆,同等力量下吃球顯得不如龍5深,手感更偏韌性,并且彈性有所收斂。如果說龍5適合大開大合的進攻風格,那301的優勢更在于中等力量下擺速的穩定性,在風格上要更加全面。狂飚301中等偏上的硬度在撞擊表現上也不會顯得拖沓,較薄的板身以及手柄為橫打提供了非常好的舒適度。
前年上市的新品301則是使用了強化型芳綸材料的Z纖維,硬度不高但韌性極好,已經完全達到了超級纖維的標準。301Z的手感非常柔和,球板輕質且弧線飽滿,是很典型的軟彈風,但大體上還是偏全面的風格,推擋要略微遜于基礎版301,更貼合高橫打比例的需求。
紅雙喜301X&301T 加料,才能更堅挺
紅雙喜“—大球之道”,將旗下的熱銷球板都升級了一遍,那當然得包括301其實“X”計劃主要是在不改變球板材料的前提下,對夾層的厚度去做微調。506×和削球板08×除外。通過減薄力材加厚大芯,以強化球板的整體剛性。敲擊301X裸板,音調會明顯高于301,剛性提升的效果十分明顯。手感上,301X要明顯比301更硬,能夠更從容地應對40+的厚重感,并且會有明顯的提速。比如擺速的回球可以做到更快,推擋效果也能更扎實。當然啥事都有正反面,同樣的材料改結構,剛性強了彈性自然就會掉,此消彼長。比如301X在吃球方面就不如301那么暢快,弧線也會顯得更低平。可以這么理解:301是發力上癮型,偏進攻;而301×則相對均衡,借力水平的提高會讓防守的時候心更定。當然,如果覺得301X還不夠硬,還有301T可選擇。
球板采用了紅雙喜自主研發的“三色纖維”: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復合纖維為兩種纖維混編,比如301與301X均為黃芳基+碳素混編而成的芳碳纖維,而301T的三色纖維,則是將黃芳基、藍芳基以及碳素進行三重混編在三色纖維中,黃芳基手感較為柔軟,韌性突出,而藍芳基則相對偏硬,脆性突出,再配合碳素混編,三色纖維在明顯提高了301T的出球速度,要比301X在速度上更勝一籌,但依舊充滿控制力,并且手感更脆,更適合純撞擊以及連打帶摩式的弧圈,推擋效果甚好。以剛性而論,301T絕對是301系列的王者。
本期的紅雙喜球板,能看到很多對于歐洲派系學習與致敬:深度挖掘球板的形變力,強調球板的絕對力量,因此給人的印象多為“吃球深”、“底勁強”,與自家的狂飚系列套膠堪稱天生一對。但是隨著器材的變革與時代的發展,紅雙喜在維持整體攻擊力的同時,也兼顧了“控制力”,甚至近代的一些新型號已經越來越偏向于均衡派或許,正是這種敢于改變勇氣且善于改變的能力,讓作為“后來者”的紅雙喜,已經開始逐漸領跑時代。
看完上面的“紅雙喜301、301Z、301X 、301T這4款301底板有什么區別?誰硬,誰彈,誰穩定”資訊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一下商品有幫助:
紅雙喜狂飆3-紅雙喜省狂3-紅雙喜藍海綿-紅雙喜國狂-新聞資訊
動庫商城:http://www.torto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