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從5到7,再到5+2—略論乒乓球器材改革對業余直板選擇的影響
自1891年始。賽璐路就一直是制造乒乓球的材料。但由于其遇明火、高熱易燃,且在燃燒時會釋放出大量刺激性有毒氣體,使得它最終被替代。2013年5月的巴黎世乒賽上,國際乒聯通過決議,自2014年7月1日起,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和世錦賽、世界杯以及國際乒聯公開賽等國際賽事都將使用安全環保、以高分子聚合物為原料的新塑料球。這一改革已經成為小球改大球、有機改無機后對乒乓器材使用理念的第三次沖擊。筆者作為傳統直板打法的代表,擬以個人體會論述乒乓球材料更迭對直板傳統打法在乒乓球器材選擇的影響。
隨著國際乒聯諸項改革的推進及乒乓技術與打法的革新,傳統直板打法已經逐漸淡出各大國際賽事,即便是少數能立足于專業賽場的直板選手如大蟒許昕,也必須以極其強悍的反手及優異的退臺周旋能力作為支撐。然而,在以傳統直板打法起家的中國,傳統直板打法技術靈活多樣的魅力在業余球友中有著廣泛的市場。故本文對廣大直板業余球友器材的選擇及器材商未來投入的方向仍具有參考意義。
筆者打法為通過發球與接發球變化,在前三板內創造進攻機會,以正手第一板拉沖為主要得分方式,反手位推擋防守,輔以橫打彈擊半高球、挑打臺內不轉球、中臺相持等技術。而筆者這些年來發燒最多的三塊底板亞薩卡YEO乒乓球拍、斯帝卡CL乒乓底板以及波爾ALC恰恰代表了三種主流的底板結構(且將內置與外置、纖維材料的差別放到一邊,將波爾ALC視為纖維板大類的代表),從這三塊板使用的體
驗出發進行探討應該還是具有相當代表性的。
40mm時代——五夾盛世
在這一時期,亞薩卡YEO乒乓球拍是筆者的主板,也是這一時期未期人氣最高的底板,雖然馬琳08年奧運會奪冠帶動了亞薩卡這個乒乓球品牌尤其是馬琳系列底板,但亞薩卡YEO乒乓球拍的熱度仍無出其右。一時間亞薩卡YEO乒乓球拍不僅銷量爆棚,而且在網絡論壇上相關的討論帖亦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一來是乒乓藝術家馬琳的明星效應,二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有技術支撐下的亞薩卡YEO乒乓球拍確實是當時對于直板傳統打法較為完美的底板。
首先我們看看亞薩卡亞薩卡YEO乒乓球拍乒乓球拍的結構,黑胡桃木面材+力材云杉+阿尤斯大芯。這一結構注定了它可以同時滿足直板近臺突擊速度與力量的雙重需求。黑胡桃木較高的硬度決定了這支底板在不發力時吃球較淺,因而處理臺內小球相當扎實靈活,球不會亂蹦,搓劈撇擠挑等技術均可較好勝任,且推擋速度較快,落點精準,橫打干脆利落。雖然不及作為七夾的斯帝卡CL乒乓底板球質重,但勝在球路與落點的精準與靈活。而且它與斯帝卡CL乒乓底板相比,造就其不足之處的結構也造就了其優勢:當發力后透板,阿尤斯大芯形變突出持球良好,而云杉力材則提供了彈射所需的蓄能,配合黑胡桃木恢復較快的形變,步法動作都到位后近臺一板爆沖的爽快感酣暢淋漓,絕不拖泥帶水。當然亞薩卡YEO乒乓球拍的短板也較為明顯,一是配膠困難,外硬內軟的亞薩卡YEO乒乓球拍要達到膠與板的擊球一體感較為困難,關于亞薩卡YEO乒乓球拍正手究竟應該配狂3、天2還是天3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而發燒友們亦為此大掏腰包不斷嘗試;二是需要發力集中打透底板方見威力,如果步法、力量不到位不僅質量不高,更會導致僅靠黑胡桃木面材吃球淺且出球快而容易失誤;三來是倘著未能一板爆沖制敵,則在后續相持中會越拉越軟,退臺力量衰減明顯。然而,業余直板球友退臺相持畢竟是權宜之計,亞薩卡YEO乒乓球拍的擁們追求的就是馬琳式的側身爆沖。
誠然38mm小球改為40mm的大球讓以YE為代表的夢幻手感經典軟五夾為時代所拋棄,然而40mm的賽璐珞球時代尚能提供這種力量與速度結合的近臺爆沖快感。亞薩卡YEO乒乓球拍作為一支個性鮮明的硬面五夾,代表了40mm賽璐珞球時代典型的直板打法。后來的斯蒂卡硬木系列均是從亞薩卡YEO乒乓球拍的設計理念衍生而來,并廣受直板球友好評。
無機時代——群雄割據
無機時代,許多玩家都曾一度迷茫,雖然如今業余球迷中依然使用有機膠水的球友大有人在,但畢竟時代變了。在各種無機套膠的沖擊下,對手中球板的支撐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從小球時代就很火的快攻板斯帝卡CL乒乓底板,卻在無機伊始搖身一變成為了弧圈板,俘獲了不少國手的心,也同樣讓許多業余球迷紛紛跟進。在小球時代作為快攻板的斯帝卡CL乒乓底板,在40mm時代成為了全面的代表。全面并不代表沒有特點,斯帝卡CL乒乓底板的特點就是性能方面沒有明顯漏洞,但是作為直板,斯帝卡CL乒乓底板粗厚的手柄以及重厚的板身讓很多人頭疼。常規手柄(PEN)的斯帝卡CL乒乓底板顯得過于粗大,而中式細柄(PENACE)又顯得過于細幼,兩款都不算舒適。
當劉國梁放棄陪他一起完成大滿貫的斯帝卡CL乒乓底板拿起合鉆時,就預示著屬于斯帝卡CL乒乓底板的“快攻時代”完結了,如今的斯帝卡CL乒乓底板更是“全面”的代名詞。
但是斯帝卡CL乒乓底板均衡而不缺攻擊力,控制也中規中矩,加上名氣大又是大牌出品,確實不玩也會覺得可惜。雖然斯帝卡CL乒乓底板不及亞薩卡YEO乒乓球拍近臺爆沖時力量、速度與旋轉的結合完美,但重炮式的后勁使得它的使用者在相持中不落下風,而且厚實的板身使它可發力可借力,可進攻可防守。使用斯帝卡CL乒乓底板的感覺就是反饋忠實,發揮穩定,且配膠容易基本百搭,顆粒雙反均不在話下。相較之下,亞薩卡YEO乒乓球拍使用者則較為依賴自身的身體素質與當日狀態,不進攻就會非常被動。所以作為直板,斯帝卡CL乒乓底板雖熱度不及亞薩卡YEO乒乓球拍,但以其為代表的七夾在這一時期不管在直板還是橫板使用者中都擁有廣泛受眾。
40+時代——纖維崛起
而纖維類底板在這無機前夕期更多地還是為橫板兩面弧圈打法以及自身發力不足、希望倚靠球板自身彈性來借力的球友們所接受,所以在直板使用者中并未大放異彩。以波爾ALC為例,它沒有亞薩卡YEO乒乓球拍在近臺倚天劍式的犀利,也無斯帝卡CL乒乓底板大刀的全面忠實與重炮轟炸。它更多地像是一把匕首,靈動而迅捷。外置藍芳基與桐木大芯提供了減震與上旋球相持的穩定性,適合快速收小臂的速度+旋轉式的弧圈打法,近臺快撕快帶穩定且反面回球能力突出。這些似乎是橫板更需要性能,也不難解釋當時的一種現象:絕大多數橫板國手進入無機時代之后都換成了纖維板,但直板國手們仍在堅持使用純木板。
隨著40+塑料球在民間也逐漸普及,部分傳統器材不能適應新材料球特性的要求,而這對傳統直板打法的影響尤甚。40+時代,球質普遍下降,回合增加是必然趨勢,這就傳統直板打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一板爆沖質量大不如從前,難以一劍封喉,相持又因為反手軟肋而不及橫板。所以這一時期傳統直板的思路就必須考慮相持能力。以筆者親身體驗而言,18年一次與球友打球,那天莫名其妙地將兩位水平相近球友沖成了篩子,他們直呼要么碰不到要么頂不住。后來才發現我們使用的是一個40mm賽璐路球,換回塑料球后我的質量降低了許多,又成了平日里水平相近的狀態。筆者并非吹噓自己水平,畢竟有一定基本功的人在與自己水平相近的球友過招時都有機會沖殺弧圈球。關鍵在于在同樣的底板、身體狀態、同樣的知根知底球友對抗中,使用兩種乒乓球導致了迥然不同的結果。
業余傳統直板打法不具有大蟒那變態的兩面弧圈相持能力,該如何夾縫中求生存?筆者竊以為思路如下,單從器材選擇這一方面講,此刻選擇底板,必須考慮綜合全面而非特色突出。一,底板必須突出支撐力,否則打40+太費勁。以亞薩卡YEO乒乓球拍為例,筆者在40+時代使用亞薩卡YEO乒乓球拍明顯感覺到了乏力,打起來不僅累,而且球質下降太多。亞薩卡YEO乒乓球拍擊40+球的感覺是很單薄的,拉沖速度力量旋轉都不算突出,推擋也不夠扎實,感覺容易被球頂穿。二,必須追求相持的穩定與質量,在這一點上,亞薩卡YEO乒乓球拍以及大部分五夾都會越拉越軟,反手推擋與彈擊也難出速度。40+注定是屬于七夾與纖維等硬質球板的時代。筆者在放棄亞薩卡YEO乒乓球拍后,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斯帝卡CL乒乓底板,但最終還是轉投了波爾ALC。這兩者雖然都是全面加扎實的代表,但仍有所側重。
斯帝卡CL乒乓底板作為七層純木,仍有著純木底板獨特的層次震顫感,而且板身的整體形變與支撐結合得較為完美,吃球與蓄能彈射均為優秀,推擋非常扎實。但斯帝卡CL乒乓底板畢竟是一款誕生于小球時代的球板,用來應對40+其實已經有些“為難”它了,但難能可貴的是斯帝卡CL乒乓底板在各方面的表現依舊稱得上優秀,只是對于追求極致的發燒友而言確實稍顯不足。
而以波爾ALC為代表的纖維板則在直板使用者中異軍突起,變得廣泛起來。纖維層提供了極為優異的支撐,使得底板在頂大板的時候并不虛。優秀的出球速度不同于五夾深度吃球的抓球感使得使用者在近臺起球輕松,且在上旋球相持時占盡優勢。誠然直板相持不是強項,但是在40+時代很多時候做不到一板沖死對方,相持成了直板選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纖維板是目前相對好的解決方案,且制板工藝纖維技術的改進會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例如蝴蝶公司新出的張本智和SZLC就是一個各方面指標都十分突出的“水桶型”底板,只不過如今芳碳纖維當道,超級纖維的時代可
傳統直板,何去何從?
面對40+塑料球,七夾板與纖維板對于大多數直板傳統打法的球友來說,必然是好于傳統五夾的。在選擇的時候,倘若仍然想突出正手突擊能力,追求力量,反手橫打少,推擋為主,那就選用七夾。倘若想要追求相持的穩定性與銜接能力,追求球路和落點的控制,那就選擇纖維板。對于后者而言,必須在打法上作出一些改變,例如動作要更加小而緊湊,要提升反手橫打能力等等。
40+時代,纖維板的普及是大勢所趨。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直板五夾的黃金時代終將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成為一代人的記憶。當然,這并不是說五夾不能用,只是競技性有所下滑,不追求技術只是隨便玩玩的球友亦可隨意選擇球拍。但是在40+時代,五夾終究會慢慢變得“不合時宜”。對于想要提升技術與
選擇一塊合適的底板還是相當重要的。作為一名傳統直板打法的業余球迷,曾經一起玩直板的朋友如今有不少都已經改成了橫板,確實直板在中國球迷群體中還有眾多人群,但是在專業領域已經寥寥無幾,能作為參考的職業球員樣本相比橫板已經少得可憐,并且大部分品牌也鮮有主推的直板型號,甚至有不少經典直板的成功,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是,作為一名傳統直板打法的堅持者,筆者也感到很幸運,相比很多簡單粗暴的橫板玩家,我們能夠體驗到更多指尖上的藝術,以及把玩一些細膩的小技巧。
如今的國乒直板小將中,反手位已經開始全方位橫打,完全沒有傳統直板的影子了。傳統直板,雖然曾經制霸世界多年,但在裝備圈卻一直難成主流。曾經削球還是乒乓界的主流打法,如今雖然已經淪為“特殊打法”,但幾乎所有的大品牌也都會標配幾支專為削球手設計的球板。說到這里其實會有那么一點“酸”:筆者特別喜歡“狂飚皓”這支底板,雖然它并不適合我,但是這卻是罕見的、專為直板球員設計的底板。品牌們在產品設計上的走心與否,球友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進行乒乓球這項運動時,人是主體,乒乓球是客體,而球拍作為外代物,作為用具,卻不是純粹的客體。它是使用者無機的身體,在與使用者的關系中相互塑造——人既要研發、選擇適合自己、能應對作為客體的乒乓球、規則與對手的球拍,也要使自身去適應球拍。倘若現在依然使用吃球深的五夾造就搶大臂的打法,在追求相持與擺速日益激烈的當下,是不利于自身未來技術提升的。因而選擇一塊符合潮流、適合自己的底板還是相當重要的,它對你的影響不僅在于當下的體驗與戰績——更是對你長遠乒乓生涯的塑造與規劃。
看完上面的“從5到7,再到5+2—略論乒乓球器材改革對業余直板選擇的影響”資訊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一下商品有幫助:
紅雙喜狂飆3-紅雙喜省狂3-紅雙喜藍海綿-紅雙喜國狂-新聞資訊
動庫商城:http://www.tortor.cn
